因演样板戏《龙江颂》中阿莲走红的她,一生最爱除了歌剧就是他,如今72岁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

  打开记忆,重温经典。喜欢老电影的朋友们,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老电影的那些事儿   今年7月初的时候,我去了一趟陕北。去亲身感受了一下路遥笔下的黄土高原,去真切领略了一下当地的淳朴民风和特殊地貌。   我这个人,每到一个地方,就总会想起当地的民歌。   到了陕北,自然就想起了《赶牲灵》、《兰花花》、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》等。同时,也想起了在陕北诞生的我国第一部民族歌剧《白毛女》,以及于1979年上映的音乐电影《北斗》。   说到陕北民歌的演唱者,可能年轻的朋友们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王二妮,而上了年纪的朋友则可能会想到郭兰英。   但其实在两人之间,还有一个人,演唱陕北民歌和民族歌剧都特别好,是不应该被大家所忘记的。   这个人,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说到的,我国著名歌唱家李元华。   如今再说李元华这个名字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,是她扮演的哪个角色呢?   是现代京剧样板戏《龙江颂》中的阿莲?还是民族歌剧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?还是电影《北斗》中的谢桂兰呢?   是的,以上的这些不同剧种的角色,都是由李元华所扮演的。   而且每一个,都曾给太多观众,留下了深刻记忆。   我的姐姐,是我们家第一个知道李元华这个名字的人。   那是1972年,现代京剧样板戏电影《龙江颂》在全国上映,风靡一时。我的姐姐,作为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台柱,第一时间就学会了“九龙江上摆战场,相互支援情谊长”的唱段。一招一式,英姿飒爽,颇有影片中团支部书记阿莲的风采。   那一年,李元华25岁。   她因在样板戏电影《龙江颂》中成功塑造了阿莲这一角色,而红遍全国。   当时,她和扮演江水英的李炳淑一样,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。   是的,李元华最开始的时候,是一名京剧演员。   她1947年出生于上海,从小就喜欢表演。广播里的许多唱段,只要她听两遍,她就会唱。所以在她8岁的时候,就已经可以登台演出。   李元华12岁那年,被选送进上海戏曲学院,学唱京剧。她天生嗓子好,悟性强,不到半年时间,就能够有模有样地在舞台上表演梅兰芳先生的《宇宙锋》了。在很多前辈看来,这是京剧舞台上又一颗出类拔萃的好苗子。   1966年,李元华荣幸地被选入样板戏《龙江颂》剧组,在其中扮演两个角色,一个是女主角江水英,一个是阿莲。   而1972年,现代京剧电影《龙江颂》开拍的时候,李元华凭借充满青春朝气的形象和清亮的唱腔,而成阿莲扮演者。尽管阿莲在其中只是个配角,唱段也不多,但李元华的表演,却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   更有许多观众说,整出《龙江颂》,最好听的一段唱,就是阿莲所演唱的《让青春焕发出革命光芒》。   而正当大家期待她在京剧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时候,她却摇身一变,成为了一名歌剧演员。   原来,李元华在出演《龙江颂》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学习声乐了。   时间到了1977年,中国歌剧舞剧院准备复排民族歌剧《白毛女》,想寻求一名年轻演员,跟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起在剧中扮演喜儿一角。而这份好运,又再次落到了外形美丽、嗓音甜美的李元华身上。   作为郭兰英的弟子,在郭兰英的亲自指导下,李元华非常成功地在舞台上塑造了喜儿一角,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。   记得当时演出结束后,郭兰英和王昆一起走上舞台,向李元华表示祝贺,并为中国歌剧后继有人而感到高兴。   我是通过李元华所演唱的歌剧唱段,才认识到她的。   那时已经到了80年代中期,我在音像店看到一盘名叫《中国歌剧选段》的磁带,爱不释手,当即买下。里面汇聚了我国民族歌剧中几乎所有经典的唱段,如《北风吹》、《洪湖水浪打浪》、《红梅赞》、《珊瑚颂》、《二黑哥为什么还不回还》等。   李元华的演唱婉转、细腻,嗓音甜润,声情并茂,令人回味无穷。   而令很多观众所没想到的是,李元华不仅是位出色的京剧演员和歌剧演员,她还是一位电影明星呢。   1978年,长春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音乐电影《北斗》,其中女主角谢桂兰是一位陕北的民歌手,剧组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又会唱又能演的李元华身上。  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,最大的感受是,里面的陕北民歌非常好听,而李元华朴实无华的表演,也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电影演员。   《北斗》这部电影在1979年上映后,李元华作为电影明星,也受到了众多影迷的追捧。   这时的李元华因为参演了《龙江颂》、《北斗》等电影,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知名度,许多电影的片约纷至沓来,但她却都一一婉拒了。因为,尽管她尝试了做京剧演员,做电影明星,但她发现,她最爱的,还是中国的民族歌剧。   她像一颗螺丝钉一样,将自己深嵌在了民族歌剧的舞台上。   可是,没过多久,她突然发现,随着通俗音乐和港台音乐的流行,我国民族歌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。   当越来越多的通俗歌手涌现的时候,能够演唱民族歌剧的人,却越来越少了。   这时的李元华是有些落寞的,但她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。   她认为真正好的艺术,是一定会有市场的。   为了演好歌剧,她不惜将自己年仅两岁的儿子放到家里,放弃众多来钱快的商业演出,而一头扎进歌剧创作中。   这些年,李元华曾参加众多部歌剧的创作和演出。甚至在歌剧不景气的时候,她宁愿不要演出费,也坚持参加创作。   1983年,李元华提议根据巴金先生的名著《家》中的鸣凤这一角色,创作出一部歌剧《鸣凤》来。这个想法,得到了巴金先生的支持。   可是,因为没钱,所以《鸣凤》这出戏就只能暂时搁浅。而且一搁就是9年之久。直到1992年,她找到投资,才终于使得《鸣凤》与观众见面。李元华极好地表现了鸣凤的纯真和善良,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。   《鸣凤》一剧的创作和排演,可能是李元华这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。   那段时间,为了省钱,她和自己的丈夫高育发,带着演员一起住在连脚手架都还没来得及拆除的毛坯房里,然后自力更生,一边生火做饭,一边谈论剧本。   李元华和她的丈夫高育发,是在她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后认识的。而两人结缘,是在1978年,剧院排演歌剧《十月芙蓉》,选定两人分别扮演男女主角。   也正是通过这部剧,两人定情。李元华和比自己大11岁的高育发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。婚后生下宝贝儿子。   李元华说,她这一生,有两份爱是是割舍不下的。一份是对民族歌剧的爱。哪怕是现在已经退休了,她毅然无法放弃对自己事业的追求。另一份就是对丈夫高育发的爱。   高育发也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非常优秀的歌剧演员,曾在《红珊瑚》中扮演男主角。两人婚后,非常恩爱,用李元华的话说,就是“名利都是云烟,只有他最重要”。   如今,李元华72岁。可是依然闲不住,但凡有演出,她都非常开心。而她最快乐的事情,就是把民族歌剧中最经典的唱段,唱给更多的人听。   亲爱的朋友们,请问大家还记得李元华吗?最难忘她扮演的哪个角色呢?说到中国民族歌剧,各位最喜欢的,是哪一个唱段呢?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,告诉我们吧。我是雅清,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捧场,咱们明天同一时间,再会。   本文由DJ雅清原创,未经允许请勿抄袭!违者必究!   打开记忆,重温经典。喜欢老电影的朋友们,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老电影的那些事儿
发表评论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