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年贺岁片简史:从香港黄金一代到内地百花齐放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

  刘德华适合做铃声的歌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,从夏商时代开始,作为农业文明的文化古国,民众在春季进行祭祀活动,以祈祷新一轮的春种秋收顺利。   春节的习俗活动耶随着时代的变化,也一直在变化,在没有火药的时代,春节时不放爆竹和鞭炮的,一直到魏晋时期才有了鞭炮这个习俗。   到了现代,春节也有了符合现代的庆祝方式,比如:“春节联欢晚会”,一度成为除夕夜的标配仪式。   如果春节联欢晚会强调的是阖家欢乐,那么“贺岁片”,则是对一年忙碌生活的总结,对来年精神上的展望。   数字传媒进入中国的二十多年,国人的精神世界、生活思考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。   贺岁片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单独的电影品类,得益于在这个辞旧迎新之时,人们在一年的精神大餐之后,来了一顿精致甜点。   在时间上,大家公休放假,身心上,放松自己,无论是市场和民情,都是个黄金档期。   贺岁片最早起源流行于香港,这也源于香港的电影事业发展较早。90年代初期,正处于++++的黄金时代,而一批优秀的影人也在这段时间自发的凑到一起,不计报酬的拍摄贺岁片。   这段时间贺岁片的主题也都是喜剧片,结局大团圆,求得是一个过年的喜气与吉祥,很多电影的名字干脆以“家有喜事”、“恭喜发财”等等吉祥话命名。   香港第一部广为人知的贺岁片,是1983年,成龙执导并主演的《A计划》,这也成龙的里程碑之作。   A 计划(1983)   不得不说,在同时代武打动作巨星中,成龙的风格天生属于贺岁片。   成龙的武打动作非常多的使用小道具,比如酒壶、凳子、桌子等等,有人调侃道:   给成龙一个玩具厂,他可以打一百个。   成龙也是首创将动作片和喜剧元素融合起来的演员,《A计划》同时参演的还有洪金宝与元彪这两个成龙的师兄弟。   此片之后,三兄弟又相继合作了《福星高照》、《快餐车》、《飞龙猛将》等等,洪金宝也开启了他的“福星系列”。   1995年,成龙的《红番区》第一次以“贺岁片”的名义被引入内地,成功斩获8000万票房,在内地一炮而红,同时给内地死气沉沉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。   红番区(1995)   1989年,《赌神》在贺岁档上映,成为了现象级的类型片,周润发饰演的赌神高进,吃巧克力的镜头在今天依然是经典;很多喜欢打牌的朋友,甚至用赌神出场音乐作为电话铃声。   《赌神》系列的成功很像是刘谦魔术在春晚上的成功,带给了观众一种新奇的视听体验,同时打牌这样的活动,又充满了生活气息。   《赌神》并不算是周润发的成名作,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应该是《英雄本色》,当然这样悲壮的江湖故事,并不适合放在当时的贺岁档。   春节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玩玩牌和麻将,似乎是整个中国的共同的习俗,可以说《赌神》的题材非常的应景,因此当年在香港斩获3600万票房,成为当年的冠军之作。   赌神(1989)   而“赌神系列”也一发不可收拾,成为了贺岁档的固定席位,90年的《赌圣》、91年的《赌圣》、95年《赌神2》,96年《少年赌神》以至于后来《赌侠1999》、《中华赌侠》这样的与原有故事不相关的外传性质影片。   到2000年以后,这个题材依然火热部件,不但出了外传影片,还把目光投向扑克牌以外的项目,如:麻将电影《打雀英雄传》、《雀圣》、《呖咕呖咕新年财》等等。   可以说赌神在贺岁档的成功,为++++开启了一个新的类型,而无论是打牌和打麻将本身都并不是电影的重点。   赌神系列的成功在于猎奇、另人叹服的特技,不失轻松的紧凑剧情,一定程度上的品质保障。   相关题材超过百部,不在贺岁档依然有很多电影上映,想来是题材大火,不想等了,而这个题材也很受大众欢迎,如此多的同题材影片,居然绝大部分品质都过关。   周润发在参演了赌神第一部和第二部后,其他都没有主演过,最多就是露个脸。   赌神系列成长了一大批的年轻演员,刘德华、黎明、张家辉、古天乐等等,还有一位就是香港喜剧无厘头风格的开山鼻祖——周星驰。   在贺岁档这种喜剧片云集的档期,必然会留下浓重的一笔。   除开赌神系列,还有《家有喜事》这种众星云集型电影,周星驰同样主演了很多个人风格非常明显的喜剧片,而90年代的周星驰则是票房的保障。   家有喜事(1992)   93年,《唐伯虎点秋香》,斩获4000万票房。   95年,《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》,4500万票房。   96年,《大内密探零零发》,4000万票房。   97年,《家有喜事》,4800万票房。   99年,《喜剧之王》,3000万票房   值得一提的是,《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》票房还是比较成功的,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,这部电影周星驰是出资人之一,自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,但是因为发行仓促,这部影片的下部《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》有些冷淡,票房只有2100万。   《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》(1995)   但是这也是跟周星驰本人的电影相比,他更多的是对这部电影期望太高。   虽然事实上这确实是一部时代无法观赏的电影,直到网络时代的到来,那句“如果要给这份爱一个期限,我希望是一万年”在大学校园大火。   人们对于电影的欣赏,也是受制于时代潮流,文化风气的限制,可以说整个互联网时代的初期,大话西游掀起的风潮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的初期网民。   《大话西游》中周星驰表达的爱情观,是一种自由的、悲壮的、英雄式的爱情,在网络到来后,人们的表达能力变强后,才慢慢能够欣赏与认同。   在成龙的《A计划》在内地大获成功后,内地导演开始看到的希望,2年后冯小刚导演的内地首部贺岁片:《甲方乙方》上映,以400万成本斩获3000多万票房,冯氏喜剧的时代开启了。   冯小刚在《甲方乙方》之前,主要为人所知的作品是《北京人在纽约》,其他都寂寂无名,而《甲方乙方》的成功,才让冯氏喜剧作为一种风格被观众所知。   可以说贺岁片成就了冯小刚,而冯小刚也开创了内地贺岁片的时代。   《甲方乙方》(1997)   冯氏喜剧能够成功,葛优强大喜剧能力不可或缺,天生属于喜剧的外形,对于台词与人物的极强把控,使得葛优成为一种独特个人风格,如果说周星驰的“无厘头”风格自成一派,那么葛优的幽默一样无法复制。   冯小刚导演,葛优主演:《大腕》、《不见不散》、《非诚勿扰》等作品成就了冯小刚“8冠王”的成就。   在8冠王的路程中,可以发现,搭戏的一样很重要。   当时构建冯氏喜剧的演员,有徐帆、李诚儒、英达这些成熟的实力派演员,也有关之琳、舒淇、李小璐等等的当红花旦。   冯氏喜剧不同于++++比较直接与开放式的快乐,更接内地市场的地气,强调喜剧的底蕴,让观众开心之余仔细想想之后依然有所得。   然而冯小刚导演似乎并不满足做一个讨好观众的导演,希望做到更多的突破。   在2001年上映的《大腕》中,这样的野心便开始萌发了,李诚儒在精神病院中那番“只求最贵,不求最好”惊世骇俗的话,当时看来觉得好笑与荒诞。   现在看来,则完全有不一样的感受。   直到2004年的《手机》,一切发生了变化,冯小刚尝试突破了喜剧的束缚,开始尝试新的风格,新的表达。   《手机》(2004)   该片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时,有学生向冯小刚提问:“《手机》和以往的贺岁喜剧不太一样,结尾时较为沉重,这还是贺岁片吗?”   冯小刚答道:“很多人想教我怎么做,但是他们没资格教我,贺岁片就是我开始拍的,所以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拍贺岁片。”   言语之中,不想继续讨好观众的意味很明显,所以后来说出来“垃圾观众制造垃圾电影”这样的话也不足为奇。   退一步讲,一个导演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是没有问题的,冯氏喜剧的独特风格,与冯小刚这种坚持分不开。   我们不能寄望于一个导演的风格别具一格,同时又要适应大众的口味,贺岁片不是非要千篇一律,甜点依然可以需要慢慢咀嚼。   在转变风格后,冯小刚依然执导了《天下无贼》、《非诚勿扰》、《一九四二》这样可圈可点的好片,《夜宴》、《私人定制》这样具有争议的片是有,但依然有亮点。   随着内定电影市场的发展,贺岁片也不专属于冯氏喜剧,迎来了百花开放的局面。   2004年《功夫》,周星驰喜剧的强势回归,与之前量产式的周星驰电影比,这部周星驰导演的影片制作精良,每一处细节都透着用心。   《功夫》2004   冯小刚的那句台词“还有谁”,在网络上成为了经典。似乎也有在问贺岁档:“除我之外,还有更好的喜剧电影吗?”   所以《功夫》来了,带着周氏无厘头与新的突破。   2007年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,张艺谋导演作品,虽然整体故事看来一般般,但是那满城耀眼的士兵盔甲,一地的金黄菊花,依然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。   同年《投名状》,由“刺马案”改编,内地与港台合拍,无论是演员阵容,还是拍摄水平,都可以称得上非常优秀作品,此时的贺岁片已经不再是喜剧片的天下,只要是好的作品,一样会被认可。   《投名状》(2007)   2010年《让子弹飞》,姜文导演巅峰之作,10年后,其中各式各样的桥段依然让人回味无穷,但是整部电影同样有些超前,当时很多的评价是:“好看是挺好看的,但有点看不懂。”   《让子弹飞》2010   这也正是这样电影的魅力,并不是故弄玄虚,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回味与沉淀,同时每个观影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。   2012年《人在囧途之泰囧》   徐峥“囧”系列第二部作品,前一部作品在暑期档上映试水,第二部贺岁档更加精心制作。新一代的喜剧演员,黄渤、徐峥、王宝强开始在这个市场大放光彩。   《人在囧途之泰囧》(2012)   2000年以后的贺岁档作品开始变得种类繁多,风格各异,有喜剧、有动作片、也有剧情片,甚至不乏悲剧片。   贺岁片的二十年,从早期的++++黄金时代,到冯氏喜剧,再到如今的百家争鸣,电影风格也从一团和气的喜剧片变得风格多样,电影风格的主动改变,一定程度也带领了观众口味的改变。   人们发现,不一定非要大团圆和吉祥话,在看惯了轻松的喜剧之余,也开始去欣赏各式各样的影片,贺岁档也从一个纯粹的庆典仪式,变为高质量作品的集中地。   在传统春节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,观众的精神世界也得到了盘点,开始了不断的思考,不断的突破,最后依然保持本心,追求好的作品,为品质鼓掌。   愿你历尽千帆,归来依然是少年。   周润发电影中适合做手机铃声的歌曲
发表评论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相关文章

推荐文章